公司新闻

绷紧风险之弦 守护金融安全


在金融全球化与数字化浪潮交织的当下,风险防控已成为维护经济稳定的核心命题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,“防范化解金融风险,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,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”。这一论述为新时代金融工作划定了底线思维,也为公众筑牢金融防线提供了行动指南。

一、风险防控:一场没有硝烟的持久战

当前金融领域风险呈现隐蔽性、复杂性、传染性特征。从山东消协披露的五大高发领域看,非法集资正披着 “新能源”“养老理财”“文旅投资” 等外衣渗透至社会各层面。例如,某些不法分子以 “消费增值”“年化收益超 10%” 为诱饵,利用预付卡、传销模式骗取资金;在农村地区,虚假 “农业合作社” 通过高息承诺收割农民财富,这些案例警示我们:风险从未远离,增强意识刻不容缓。

金融风险的传导性更需警惕。2024 年二季度数据显示,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虽降至 1.56%,但部分中小银行仍面临资本充足率压力,需通过发行资本工具补充 “安全垫”。这提示我们,风险防控既要关注 “黑天鹅” 事件,更要警惕 “灰犀牛” 式的长期隐患。

二、筑牢防线:从政策到实践的立体布局

(一)制度护航:构建风险防控 “四梁八柱”

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通过完善法人银行差异化管理制度、建立跨行业风险监测数据库,实现了对金融风险的 “早识别、早预警、早处置”。这种 “源头管控 + 动态监测” 的模式,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。重庆巫溪县则通过 “集中宣传 + 社区宣讲 + 网点教育” 的立体化宣传网络,将 “天上不会掉馅饼” 的理念深植群众心中,2025 年 1 月开展的防非宣传覆盖数千人次,有效提升了基层风险抵御能力。

k1体育官方网站

(二)科技赋能:打造智慧风控 “千里眼”

金融机构正加速推进风险管理模式升级。申万宏源证券提出的 “风险管理三曲线” 理论,将风险控制、风险对冲与风险配置有机融合,通过经济资本配置优化资源效率,运用因子投资捕获绝对回报。这种量化驱动的风控体系,使金融机构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管理,为行业转型提供了新思路。

(三)全民参与:织密社会共治 “防护网”

公众风险意识的提升是最坚固的防线。山东省消协的 “四大防范要诀” 为消费者提供了实用指南:理性拒绝 “高额返利”、认准 “持牌经营” 机构、严控个人信息泄露、强化证据留存。例如,办理预付卡前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核查资质,遭遇诈骗时及时固定合同、转账记录等证据,这些细节都能有效降低损失。

三、行稳致远:统筹安全与发展的辩证之道

金融安全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。中国人民银行在稳健货币政策框架下,通过结构性工具定向支持小微企业、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,既防范了总量风险,又激发了市场活力。这种 “稳字当头、以进促稳” 的策略,在广东等地的实践中成效显著 —— 通过优化房地产金融环境、化解地方债务风险,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腾出了空间。

绷紧风险之弦 守护金融安全

对普通投资者而言,需牢记 “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” 的铁律。正如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所言,中国金融风险的特殊性在于政府的主动调控能力,但个体仍需警惕信贷扩张、流动性紧缩等潜在威胁。在投资决策中,不妨多问几个 “为什么”:为何承诺保本高息?机构是否具备合法资质?资金流向是否透明?

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。从中央到地方,从监管机构到市场主体,唯有以 “时时放心不下” 的责任感,将风险意识融入日常、抓在经常,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守住财富底线,为经济社会发展筑牢坚实屏障。正如重庆巫溪在打非宣传中反复强调的:守护 “钱袋子”,需要每个人成为自己的 “首席风控官”。